如魚得水
東漢末年,劉備被曹操幾番追殺,喪魂落魄,只能投奔劉表,在新野屯兵。他成天悶悶不樂,雖想逐鹿中原,又苦於勢單力薄,身邊沒有謀士良臣。徐庶拜見劉備,同他暢談形勢,頭頭是道。劉備十分器重,待為上賓。
「我不過是一介凡夫,」徐庶說:「我有個朋友名叫諸葛孔明,一向隱居隆中,留心世事,人稱『龍』,將軍想見一見嗎?」
「好極了!」劉備高興地說,「先生快去請他來吧!」
「那怎能如此隨便呢?」徐庶說,「孔明乃是天下高士,將軍果真有心,應該屈駕前去拜望才是。」
劉備連連稱是。結果,他「三顧茅廬」,好不容易才見到諸葛亮。兩人在茅屋中促膝長談。諸葛亮議論精闢,提出佔據荊、益兩州,安撫西南各族,整頓內政,聯合孫權,俟機從荊、益兩路北伐曹操的策略,以圖統一中國,恢復劉家帝業。一席談話,使劉備好似撥雲見日,從此便拜諸葛亮作為重要謀臣。兩人常常夙夜談心,親密無間。
關羽、張飛見了大為不滿,便在劉備面前發洩怨氣。劉備誠懇地對他們說:「我得到孔明,就像魚得到了水。希望你們深明大義,不要再多講了。」關羽和張飛聽了很慚愧,就不再作聲。
時先主屯新野,徐庶見先主,先主器之。謂先主曰:「諸葛孔明者,龍也,將軍豈願見之乎?」先主曰:「君與俱來。」庶曰:「此人可就見,不可屈致也。將軍宜枉駕顧之。」由是先主遂詣亮,凡三往,乃見…………..。於是與亮情好日密。關羽、張飛等不悅,先主解之曰:「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。願諸君勿復言。」羽、飛乃止。 《三國志‧蜀書‧諸葛亮傳》 |
【今解】
三顧茅廬,隆中對策¾¾這個著名的歷史故事,說明了劉備求賢若渴、從善如流和用人不疑的政治美德,而關、張輩表示「不悅」,不免有些心胸狹隘。俗話說:「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」如魚得水,鼎定三分,劉備一生事業正奠基於此。這說明選用人才對於國家是何等的重要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