苑囿嫌大 

      齊宣王沉緬於聲色犬馬,成天飛鷹走狗,到處圍獵。 

      有一天,齊宣王問孟子說:「我聽說周文王的獵苑足足圍了七十里,有沒有這件事?」 

      孟子回答:「書上是這樣記載的。」 

      宣王吃驚地問:「難道真有這麼大嗎?」 

      孟子答道:「當時老百姓還嫌太小呢。」

宣王嘆口氣說:「唉,寡人的獵苑只圍了四十里,老百姓都嫌太大了,真不通情達理。」 

      孟子說:「文王的獵苑雖然方圓七十里,可是老百姓可以進去砍柴,捉野兔,文王和人民一塊使用這獵苑,因此,人民嫌它太小。而您呢?」孟子停頓一下說,「我初來齊國,問明白了禁令才敢入境,聽說大王的獵苑,不准百姓砍柴拾草,不准隨意進出,殺死一頭麋鹿,就要判成死罪。這樣,不就等於在內設下一個方圓四十里的陷阱火坑了嗎?人民嫌它太大,難道不合情合理嗎?」 

      齊宣王問曰:「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諸?」

      孟子對曰:「於傳有之。」

      曰:「若是其大乎?」

      曰:「民猶以為小也。」

      曰:「寡人之囿,方四十里,民猶以為大,何也?」

      曰:「文王之囿,方七十里,芻蕘者往焉,雉兔者往焉,與民同之,民以為小,不亦宜乎?臣始至於境,問國之大禁,然後敢入。臣聞郊關之內,有囿方四十里,殺其麋鹿者,如殺人之罪,則是方四十里,為阱於國中。民以為大,不亦宜乎?」

      《孟子‧梁惠王下》

【今解】 

      同一個苑囿,或以為小,或以為大,統治者和人民之間在看法上的不同,正因為從不同層面的利益出發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孟子這段談話,意在勸說齊宣王改變自己的看法,稍與人民接近,這是他主張政治上爭取民心的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。

 

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