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寧割席
管寧和華歆在年輕時代是一對很親密的朋友。有一次,他們兩人在菜園裏鋤草,從泥土裏翻出一塊黃金。管寧目不斜視,把黃金當作瓦片石塊一般,仍然不停手地揮鋤;華歆卻心中一動,彎腰拾起金塊,端詳了一陣,才把它擲掉。
又有一次,他們兩人坐在炕席上讀書。忽然外面鼓樂喧嘩,有位高官達貴乘坐華麗的馬車經過門前。管寧彷彿沒有聽見一樣,埋頭讀書;而華歆呢?連忙丟下書,跑到街上去看了。當華歆回來的時候,管寧用刀子把炕席嘩地一割為二,說:「從之以後,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。」
管寧、華歆共園中鋤菜,見地有片金,管揮鋤與瓦石不異,華捉而擲去之。又嘗同席讀書,有乘軒冕過門者,寧讀如故,歆廢書出看。寧割席分坐曰:「子非吾友也。」 《世說新語‧德行》 |
【今解】
管寧後來一直避居遼東成為隱士,魏帝幾番徵聘,都固辭不就;而華歆則一直爭名於朝,曾助曹丕迫漢獻帝禪位,任魏國司徒。他們兩個不同的處世態度和道德風格,早在青年時代就由這兩件小事情中顯示出來了。
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,我們在交朋結友上也應該以共同的思想作為基礎;當然,這種割席分坐、斷然絕交的態度也未免過分立異鳴高。一個人既要嚴於律己,也要樂於助人,才是道德修養上的重要之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