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鄲學步 

      燕國壽陵地方的人,走路的樣子八字朝外,搖擺蹣跚,十分難看。當地有個土生土長的小伙子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相當優美,就跋山涉水前去學習。 

      小伙子風塵僕僕來到趙國首都邯鄲。果然,只見繁華大街上,人人走路的姿勢都十分優雅,一手一舉足,都顯示著高貴的風度。小伙子自慚形穢,連忙跟著行人模仿起來。 

      學了幾天,越走越彆扭。小伙子想,一定是因為自己的惡習太深了。不徹底拋棄自己的老步法,肯定學不好新姿勢。於是,這位小伙子從頭學起,每邁出一步都要仔細推敲下一步的動作,一擺手、一扭腰都要認真計算尺寸。他雖然廢寢忘食地學,還是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的姿勢,倒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路樣子也忘了個精光。當他要回燕國的時候,手足無措,只好在地上爬著回去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(歟)?未得國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

《莊子‧秋水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 

      這位壽陵少年的學習熱情是可嘉的,但他不是根據自己的條件,取人之長,因時制宜,而是生搬硬套,亦步亦趨,所以結果是失敗。學習別人的長處,固然十分重要,但是更值得注意的,是學習的方法一定要正確,要實事求是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