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疑鄰人

 

      宋國有一位富人。一天下起暴雨,把他家院子的牆壁沖壞一截。雨停了,他兒子出來看見了,對富人說:「快請人來修牆,不然屋裏的東西會被別人偷走。」他隔壁鄰居的老頭兒看見了,也對富人說:「快請人修牆吧,不然東西會被偷的。」當天夜晚,果然有小偷從破牆鑽進來,偷走了不少東西。事後,這位富人想起兒子的勸告,感到自己的兒子未卜先知,真是太聰明了;而同時,他又記起鄰居老頭兒的勸告,因此十分懷疑東西就是他偷的。

 

 

      宋有富人,天雨牆壞。其子曰:「不築,必將有盜。」其鄰人之父亦云。暮而果大亡其財,其家甚智其子,而疑鄰人之父。

《韓非子‧說難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

 

      同樣是忠誠的勸告,一贊之,一疑之,何以有這樣大的差別呢?原因在於富人對自己兒子,因為親近,就有先入為主的好感,忠告當然就顯示聰明;而對於鄰人,則非親非故,也不瞭解,於是反而「信而被疑,忠而見謗」。其實,這是唯心主義的主觀片面性在作怪。

 

      在對一個事物不熟悉,不瞭解,沒有掌握充足的資料前,我們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、盲目的。因此,辦事情絕不能憑臆測和個人的感情、印象,而要尊重客觀的事實;不然的話,疑神疑鬼,誣陷栽贓的事常常要發生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