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相矛盾

 

      矛和盾是古時候兩種武器,矛是用來刺人的,盾是用來擋矛的,功用恰恰相反。

 

      楚國有一個兼賣矛和盾的商人。一天,他帶著這兩樣貨色到街上叫賣,先舉起盾牌向人吹噓說:「我這盾牌呀,再堅固沒有了,無論怎樣鋒利的矛槍也刺不穿它。」停一會兒,又舉起他的矛槍向人誇耀說「我這矛槍呀,再鋒利沒有了,無論怎樣堅固的盾牌,它都刺得穿。」

 

      旁邊的人聽了,不禁發笑,就問他說「照這樣說,就用你的矛槍來刺你的盾牌。結果會怎樣呢?」

 

      這個商人窘得答不出話來了。

 

 

      人有鬻矛與楯者,譽其楯之堅:「物莫能陷也。」俄而又譽其矛曰:「吾矛之利,物無不陷也。」人應之曰:「以子之矛,陷子之楯,何如?」其人弗能應也。

《韓非子‧難勢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

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 我們經常用的「矛盾」兩字,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。

 

      一個人說話也好,寫文章也好,如果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係中,竟有兩個相反的說法,前後互相牴觸,就會像這個賣矛和盾的商人一樣,經人一駁,啞口無言。但客觀世界是普遍地存在著矛盾的,那是另一回事,不能和這裏所講的說法不一致的自相矛盾混為一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