鑿壁偷光

 

      匡衡年輕的時候十分好學。他家裏很貧困,買不起蠟燭,一到夜晚,屋裏就漆黑一片。匡衡想讀書,又沒有亮光,怎麼辦呢?他見隔壁人家點著蠟燭,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,讓微微透過洞口的燭光映在書上,就這樣,他常常讀到深夜。他們鄉下有個大戶人家,並不認識字,卻有很多藏書。匡衡聽說了,就捲起鋪蓋上他家去做傭工。每天起五更,睡半夜,卻不要一個工錢。主人家很奇怪地問他要什麼,他說「只要能遍讀你家的藏書,我就滿足了。」主人很感嘆,就把書借給他讀。匡衡就這樣勤奮讀書,後來成了西漢有名學者,做過漢元帝的丞相。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     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邑人大姓,文不識,家富多書,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。主人怪問衡,衡曰:「願得主人書遍讀之。」主人感嘆,資給以書,遂成大學。

《西京雜記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

 

      後人以「鑿壁偷光」作為在困境下,創造環境,刻苦學習的典範。環境固然是學習的重要因素,但不是決定因素。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,必須通過人的內因發生作用。雖有好的環境,如不努力學習,還是一無所獲;相反,環境雖然艱苦,有了刻苦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,就能發揮主觀動機為自己創造環境。現今的時代,社會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。雖然各個人之間的學習環境還有優劣之分,但比起古人「鑿壁偷光」的時代不知要好了多少倍。如果我們藉口學習環境不好而不努力學習,實在是有愧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