橋下拾履

 

      張良在博浪沙椎殺秦始皇沒有成功,便隱名埋姓逃到邳下。有一天,他散步走到一座橋上,迎面過來一個渾身補丁的老頭子,經過張良旁時忽然脫掉鞋子,丟到橋下,然後回頭對張良說:「小伙子,給我把鞋找來!」張良吃了一驚,捏攏拳頭想揍上去,又看看老頭兒花白的鬍鬚,只好強忍怒火,下橋把鞋拾了回來。誰知老頭兒又把腳一翹,說:「給我穿上!」張良又嚥下一口氣,心想既然拾來了,這個忙就幫下去吧。於是就跪著給他穿上了鞋。老頭兒跺跺腳,哈哈笑著揚長而去。張良覺得很奇怪,目送他的背影。走出一大截路,老頭兒又踅回來,說:「小伙子還有造化。好吧,過五天一早,在這兒同我見面。」張良還待問明,老頭兒已經走遠了。

 

      第五天一大清早,張良匆匆走到橋頭,老頭兒已經站在那兒了,怒氣沖沖地責備張良說:「同老年人約會,遲到,這像什麼話?」他走出幾步,回頭說:「過五天早上再會。」

 

      到了第五天黎明,雞剛叫頭遍,張良就急忙跑到橋頭,誰知老頭兒又先來了,聲色俱厲地責罵道:「又遲到,太不像話了!」他轉身走了幾步,又回頭說:「再過五天早些兒來。」

 

      好容易熬到第五天,半夜時分,張良就摸黑來到橋頭。等了一陣,老頭兒來了,高興地說:「這樣才對啊。」然後從懷裏取出一部書,說:「讀了這部書,可以為國君統帥三軍。過十年,你將大大發跡。十三年後,你在濟北谷城山下可以看見一塊石頭,這石頭就是我。」說完,老頭兒就飄然遠去。清晨,張良取出書來一看,乃是《太公兵法》這部天下早已失傳的珍本。張良更加驚異,於是就日夜攻讀,後來果然成了一名精通戰略的軍事家。

 

 

     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上,有一老,衣褐,至良所,直墮其履下,顧謂良曰:「孺子,下取履!」良愕然,欲毆之。為其老,強忍,下取履。父曰:「履我!」良業為取履,因長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驚,隨目之。父去里所,復還,曰:「孺子可教矣。後五日平明,與我會此。」良因怪之,跪曰:「諾。」五日平明,良往,父已先在,怒曰:「與老人期,後,何也?」去,曰:「後五日早會。」五日雞鳴,良往。父又先在,復怒曰:「後,何也?」去,曰:「後五日復早來。」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頃,父亦來,喜曰:「當如是。」出一編書,曰:「讀此則為王者師矣。後十年興。十三年孺子見我,濟忠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。」遂去,無他言,不復見。旦日視其書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良因異之,常習誦讀之。

《史記‧留侯世家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

 

      在秦末農民戰爭中,張良是劉邦的一個重要謀臣,他的許多決策,對建立漢王朝,重新統一中國起了重要作用,而下拾履則是他一生事業的一個起點。黃石老人在考驗張良中,看出了張良幾方面的優點,即恭敬、守信、忍辱和勤勉等,這是成就大業的性格素質。生活中的挫折、屈辱和逆境並不單純是一件壞事,它往往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意志,塑造堅強的性格。「下拾履」成了歷史上薰陶人們性格和修養的範例,正如大詩人李白稱讚張良的詩云:「我來橋上,懷古欽英風。」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