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 

      北山有位愚公,年已九十,立志要把阻擋門前交通的太行、王屋兩座大山搬掉。智叟認為這是辦不到的,勸他不要白費勁。愚公說:「我的決心下定了,我死了還有兒子;兒子生孫子;孫子又生兒子,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。而山呢?搬掉一擔土,就少一擔土,這樣下去還怕它不平嗎?」愚公這種幹勁,感動了上帝。上帝就命令神把兩座山搬走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;本在冀州之南,河陽之北。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懲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,聚室而謀曰:「吾與汝畢力平險,指通豫南,達於漢陰,可乎?」雜然相許。其妻獻疑曰:「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。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」雜曰:「投諸渤海之尾,隱土之北。」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,叩石墾壤,箕畚運於渤海之尾。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,始齔,跳往助之。寒暑易節,始一反焉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:「甚矣!汝之不惠!以殘年餘力,曾不能毀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」北山愚公長息曰:「汝心之固,固下可徹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,子子孫孫,無窮匱也。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」河曲智叟亡以應。操蛇之神聞之,懼其不已也,告之於帝。帝感其誠,命夸蛾氏二子負二山,一厝朔東,一厝雍南。自此,冀之南、漢之陰無隴斷焉。

《列子‧湯問》

 【今解】 

      這則故事的原意在於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的眼光,應像愚公那樣忘懷以造事,無心而為功,求道忘生以契真。但它在民族中長期流傳下來的,卻是那種無視困難、不屈不撓的移山精神,這種精神無疑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所需要的。 

      但是,人的積極性如果不與客觀結合,辦事不從實際出發,不顧自然條件,而徒逞幹勁,盲目冒進,只管蠻幹,不思巧幹,隨心所欲,好大喜功,也必然招致勞民傷財、得不償失的嚴重後果。到那時,上帝雖「感其誠」,也是幫不了忙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