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辯日 

      孔子去東方講學,看見路旁有兩個小孩在激烈地爭論,便下馬車,上去看個究竟。小孩子看見孔子來了,都搶著告訴他。一個小孩說:「早晨的時候太陽離人近;中午的時候離人遠。」 

      「不對!」另一個小孩急著說:「應該是早上離人遠,中午離人近。」 

      前一個小孩連忙又嚷道:「你錯了,你沒看見早上太陽出來的時候,足足有車傘那麼大;到了中午,卻只有菜盤那樣小。這不是近大遠小的緣故嗎?」 

      「你才錯了!」另一個小孩搶著打斷他的話說:「早上的時候,天氣還涼颼颼的;中午卻熱得像在湯鍋裏。告訴你,這就是近熱遠涼的道理!」兩個小孩誰都說服不了誰,就請孔子作裁判。孔子抓了半天後腦勺也答不出來。兩個小孩拍著手笑著說:「誰說你是一個生而知之的聖人啊!」 

      孔子東游,見兩小兒辯鬥。問其故。一兒曰:「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,而日中時遠也。」一兒以日初出遠,而日中時近也。一兒曰:「日初出大如車蓋,及日中則如盤盂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?」一兒曰:「日初出滄滄涼涼,及其日中如探湯,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?」孔子不能決也。兩小兒笑曰:「孰為汝多知乎?」

《列子‧湯問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 

      小兒辯日,提出太陽在早上近還是在中午近的問題,這在當時科學發展尚處於較低階段,人們對日地運動以及地球形狀還認識不清的情況下,確實是一大難題。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,東漢哲學家王充慧心獨運,舉出三點理由,證明了中午的太陽近,這在當時是一種創見。現代天文學對這個難題已可以提供更深刻的回答,認為在一般情況下,中午的太陽離觀察者更近些;但由於地球公轉是一個橢圓軌道面並非垂直等原因,所以地球的不同地方在繞日運轉的某些角度上,會出現相反的情況。 

      故事中的兩個小孩各執一詞,似乎都有道理;然而一個是從視覺來判斷,一個是從觸覺來判斷,兩者同屬於感性認知。徒憑片面的感性認知,並不能解決情況複雜的問題,而應該「不徒耳目,必開心意」,充分重視理性思維的作用,善於將感性認知昇華到理性認知階段,從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。可是這一點,就連「大聖人」孔夫子也沒法解決,難怪兩小孩要嘲笑他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