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捕蟬

 

      吳王準備討伐楚國,通告左右大臣:「誰敢勸阻我,定斬不赦。」

 

      有位年輕的侍衛想正面勸諫又不敢,於是就一大早懷揣彈丸,手執皮弓,在後園中東張西望,轉來轉去,露水沾濕了一身衣服。這樣連續了三個早晨。吳王發覺,感到十分奇怪,喊住他說:「過來!你為什麼自討苦吃把衣服弄得稀濕?」侍衛回答:「我在觀察一件有趣的事情:園中有棵樹,樹上有隻蟬,牠高居歡唱,喝著露水,卻不知道有隻螳螂正躲在牠身後打著主意;螳螂弓著腰,舉雙臂,正準備捕蟬,卻也沒有料到黃雀正悄悄站在牠身後嚥著口水;黃雀伸長脖子去啄螳螂,卻不知道有人正站樹下,舉著彈弓在瞄準牠。這三種小動物,都只看見眼前的利益,不顧潛伏在身後的禍患。」

 

      吳王聽罷笑著說:「很有道理!」於是立即撤回了軍隊。

 

 

      吳王欲伐荊,告其左右曰:「敢有諫者死。」

      舍人有少孺子者,欲諫不敢,則懷丸操彈,游於後園,露沾其衣,如是者三旦。吳王曰:「子來,何苦沾衣如此?」對曰:「園中有樹,其上有蟬,蟬高居悲鳴飲露,不知螳螂在其後也;螳螂委身曲附,欲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後也;黃雀延頸,欲啄螳螂,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。此三者,皆務欲得其前利,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。」

      吳王曰:「善哉!」乃罷其兵。

《說苑‧正諫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

 

      用「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」這句成語來形容矛盾運動的一種規律,是很具體的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內部都存在著肯定和否定兩方面。這兩方面互相衝擊著,當否定方面戰勝肯定的方面並取得支配的地位,就使事物的質發生轉化。事物就是這樣呈現出曲折的、螺旋式的前進上升運動。有利往往預兆著不利,成功常常隱藏著失敗,這種變化有時是人們難以預料的。這就要求我們在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的時候,瞻前顧後,通盤謀劃,注意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。

 

 

 

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