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峰曾問溫州尼玄機叫什麼名字,尼說:「玄機」。雪峰遂說:「既是玄妙之機,每天能織多少?」
  
玄機自負地答:「寸絲不掛!」答罷就轉身得意地走了。
  
雪峰目送她的背影,突然叫聲:「袈裟角拖地了!」
  
玄機慌忙回頭察看,雪峰道:「好一個寸絲不掛!」

 

  另一次,大夫陸亙對南泉普願禪師說:「我也多少懂得點佛法的妙義了。」
  
南泉問:「大夫十二時中幹些什麼事呢?」
  
陸亙誘:「寸絲不掛。」
  
南泉說:「猶是階下漢。」

 

  宋代的張九成造訪喜禪師時,喜禪師問:「你來這裏為的何故?」
  
張九成說:「打死心頭火,特來參喜禪。」
  
喜禪師聽了,就知他尚未悟道,故意試探說:「緣何起得早,妻被別人眠?」
  
張九成一聽禪師平白無故地說自己老婆和別人睡覺,心中無明火起,氣憤地說:「無明真禿子,焉敢發此言?」
  
喜禪師微微一笑,不慌不忙地說:「輕輕一撲扇,爐內又起煙。」
  
九成聽了,慚愧不已,更加誠篤地皈依佛門。
  


 

  鐵舟到處參訪名師,一天,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。為了表示他的悟境,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:「心、佛以及眾生,三者皆空。現象的真性是空,無悟無迷,無聖無凡,無施無受。」
  
當時獨園正在抽姻,未曾答腔。但他突然舉起煙管將山岡打了一下,使這位青年禪者大為惱怒,吼道:「您打我幹嘛?」
  
獨園反問道:「一切皆空,哪兒來的這麼大脾氣?」 

 

  初入佛門的,往往要發四弘誓願:
  
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上誓願斷;
  
法門無盡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  
白雲守端說,我也有四願:
  
飢來要吃飯,寒到即添衣。
  
困時伸腳睡,熱處愛風吹。
  
九頂惠泉亦云:「昔日雲門有三句,謂涵蓋乾坤句、截斷眾流句、隨波逐浪句。九項今日亦有三句,所謂飢來吃飯句、寒即向火句、困來打睡句。若以佛法而論,貝九頂望雲門,直立下風;若以世諦而論,則雲門望九項,直立下風。」
  
有位源律師向慧海請教:「和尚修道,還用功否?」
  
「用功。」
  
「怎樣用功呢?」
  
「餓了吃,困了睡。」
  
源律師疑團頓起:「別人也都是這樣,飢吃困眠,豈不是和你一樣用功嗎?」
  
慧海說:「不一樣。」
  
「為什麼不一樣呢?」
  
「因為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,想著這樣那樣的雜事;睡覺時不肯睡覺,夢著金錢富貴。所以和我說的吃飯睡覺完全不同啊!」
  
僧問首山:「我久處愚闇,不能開悟,請你指示途徑。」
  
省念說:「我沒有這麼多的閒功夫。」
  
僧問:「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?」
  
省念答:「要行即行,要坐即坐。」
  
一位和尚問長沙禪師:「所謂平常心是道的意義是什麼?」
  
禪師答:「想睡就睡,想坐就坐。」
  
和尚說:「我不懂你的意思。」
  
禪師說:「夏天,找陰涼的地方;冬天,坐火爐邊。」
  
育王淨曇禪師說:
  
本自深山臥白雲,偶然來此寄閒身。
  
莫來問我禪兼道,我是吃飯屣屎人。






 

  僧問象田梵卿:「寒風乍起,衲子開爐。忽憶丹霞燒木佛,因何院主墮眉鬚?」
  
師曰:「張公吃酒李公醉。」
  


 

  黃龍慧南禪師常問僧眾:
  
「人人盡有生緣,上座生緣在何處?」
  
正當問答交鋒時,卻伸出一隻手說:
  
「我手何似佛手?」
  
之後又垂下一隻腳:「我腳何似驢腳?」
  
三十餘年間,黃龍常常用這三個問題來檢驗前來參學的僧人的悟性,竟沒有人能領會其深意。這便正著名的「黃龍三關」。
  
第一問的大意是,人人皆由前世因緣轉化而來;第二句是說人的心性與佛相同;第三問是認為人與其他眾生也無本質區別。第二問和第三問正是建立在博大的宇宙同情心之上。鏡清禪師也用類似的方式引導弟子獲得這種認識。
  
有一次下雨時,屋外淅淅瀝瀝地響,鏡清問他門下的僧人說:「外面是什麼聲音?」
  
學僧說:「是下雨聲。」
  
鏡清說:「錯了!」
  
徒弟大惑不解:「咦,老師,應該怎麼感覺才對呢?」
  
鏡清凝然地望著窗外,平靜地說:「我就是雨聲。」
  
只有突破物我的界限,物我相忘,沒入天地間的每一滴雨聲裏,才能完全體會雨聲的全部意義。正如禪者所描繪的那樣:
  
東澗水流西澗水,南山雲起北山雲;
  
前台花發後台見,上界鐘聲下界聞;
  
白雲自占東西嶺,明月誰分上下池;
  
東庵每見西庵雪,下澗長流上澗泉;
  
南山起雲,北山下雨。

 

  日本詩人芭蕉也有首很著名的俳句:
  
古老一池塘,
  
一蛙跳在水中央,
  
撲通一聲響!
  
這幾行詩所表現的,就是芭蕉習禪獲得頓悟的那個剎那時刻。當此之際,主體與客體、能知與所知,芭蕉與蛙聲,都不復區分,絕對合一,整個宇宙的迷霧,都在那隻青蛙撲通一聲跳落水中的那一瞬間頓然在他眼前煙消雲散。
  
促使芭蕉獲得頓悟的,正是芭蕉與聲音、張公與李公的絕對合一。悟境就發生於這絕對合一的瞬間。

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