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路問津 

      長沮和桀溺是春秋時代的兩位隱士。有一天,兩人正在一塊耕地。孔子經過那裏,被一條大河擋住去路,便叫子路去打聽渡口。 

      長沮手也不停,問:「駕車的那個人是誰?」 

      子路答:「是孔丘。」 

      長沮起頭,用嘲笑的口吻問:「是魯國的孔丘嗎?」 

      「是的。」 

      「哦,他不是生而知之嗎?那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裏。」 

      子路討個沒趣,又轉過身問桀溺,桀溺停下木耜,問:「你是誰?」 

      子路答:「我是仲由。」 

      「你是孔丘的門徒吧?」 

      「是的。」 

      「告訴你,當今社會紛亂,有如洪水滔滔,誰能改變這種趨勢呢?你與其跟隨那個躲避壞人的人,還不如跟隨避開人世的人,做個隱士呢。」一邊說,一邊又忙著用土覆蓋稻種。 

      子路只好回來告訴孔子。孔子悵然長嘆道:「我怎能隱居山林,與鳥獸同群呢?我不與人們在一起生活,還跟誰在一起呢?即使天下合乎正道了,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張。」 

      長沮、桀溺,耦而耕。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!」問於桀溺。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,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!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
《論語‧微子》

 

 

【今解】 

      春秋之際,是天下滔滔,社會動亂的變革時期。這個故事提出一個生當其時的處世態度問題:或者像長沮、桀溺這批隱士們(據《論語》記載,還有楚狂接輿、荷蓧丈人等,其他諸子所述更多)一樣,採取逃避現實的虛無主義,或者像孔子那樣堅持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」的積極用世主義。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。如何評價孔子和儒家哲學思想,是一個問題,但是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,還是應該肯定這種積極用世的現實主義精神¾¾儒家處世哲學的立足點。孔子批評隱者的話是對的:人總是人,又怎能不在現實社會中生活,而以隱遁山林與鳥獸同群作為

自己的出路呢?

 

boktakh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